書名 | 不當行為: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、理財、看世界 |
原書名 | Misbehaving: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|
作者 | Richard H. Thaler |
譯者 | 劉怡女 |
出版商 | 先覺 |
出版日 | 2016-06-01 |
ISBN | 9789861342771 |
本書的全名是:<不當行為: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、理財、看世界>
本書的內容,是在說明作者從他研究所的研究開始,從開始單純收集資料,其後開始設計實驗發表研究,挑戰主流經濟學的觀點,最後創立行為經濟學這一個經濟學的分枝的整體回顧。
所謂的不當行為,其實是從當時主流的經濟學標準模型來看,
標準模型將人類行為理想化之後,藉由簡化後的<人類>來對經濟做出預測,並在數十年間越發展越強勢,變成所有經濟學的現象都要依靠標準模型化的<人類>來解釋,
任何偏離標準模型的研究,或者宣稱人類不符合標準模型的行為,在當時都會被視為異端邪說。
作者一路以來,就是不斷從人類的行為中尋找與標準模型不同的行為(也就是所謂的<不當行為>),試圖去推翻標準模型。
這裡可以舉一些很簡單的例子,例如標準模型可能假設,無論任何情境下,人對金錢是一視同仁的。
但有研究指出,我們對待同樣的 100 元,獲得 100 元跟損失 100元的快樂跟難過卻不是等價的,人們對損失會比獲得敏感,傾向規避損失。
又或者去便利超商買東西,如果店員告訴你,現在買的50元的商品在一個街口之外有5折的活動,你可能會為了這25元走一個街口;但如果你今天是買一台10000元的電視,一個街口外的賣場有 9950 的商品,你卻不會為了省這50元跑過去。
對同樣的 50 元,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價值,有時會想省有時不會--又是一個違反標準模型假設的行為。
當然如果只是把行為列出來是不會有什麼效果,畢竟人類如此複雜,標準模型也會推出它們對此類行為的解釋。
為了推翻標準模型的假設,作者必須設計實驗,把實驗變數壓到最低,證實很難找到其他理由,讓標準模型能夠合理解釋這樣的行為,
從而慢慢推翻標準模型中<人類的行為是完全理性、完全數字>的假設,書中對這些實驗的設計都有粗略的介紹。
要澄清的是,其實標準模型並沒有不好,人類行為跟思考太過複雜,沒經過適當的簡化,如果一開始就栽進複雜的世界,從一開始就會卡住完全做不出成果。
如果要我比喻,用我熟悉的電路來說,半導體的行為十分複雜,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用完全真實的電晶體去做設計,光是最簡單的電路都做不出來,
所以研究上會弄出截止區、飽和區的平方模型,幫助我們在大方向上可以近似電晶體的行為,才能有效的去設計複雜的電路。
但當模型被用過頭,假設所有電晶體都是理想的元件,許多真實電晶體的行為反而被忽略,而在設計上無法精準預測電路行為,這時就要打破舊有模型的框架,去創造新的模型才能更好的預測電路。
把平方模型/電晶體/電路代換成標準模型/人的行為/經濟活動,差不多就是這本書在談的事情。
在書中最後幾章,也有舉些例子說明,如何把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放在政府的政策下, 配合上面所說的,人類對損失比獲得更為敏感。
讓我想到最近高雄市為了因應空汙推動大眾運輸,推出冬季搭乘大眾運輸免費的政策,這是一種獎賞或是<蘿蔔>的策略;
如果要推大眾運輸,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提高私人運具的成本,例如加強違停的拖吊,提高路邊停車的收費,這則是懲罰或是<棒子>的策略。
對照上面的人的行為,會知道用<棒子>政策可能會比<蘿蔔>有效很多,要把同樣人次趕向大眾運輸,騎機車被開單20元,可能在要大眾運輸上補貼 40 元才有同樣效果, 當然也是因為這樣,<棒子>的政策通常比較被大家討厭,造成政府常常在補貼政策上花大錢,成效卻不是很好,也許這是政策制定者值得參考人類行為研究的部分了。
若要說這本書有什麼缺點,我覺得這本書有點草率,全書的翻譯不是很好,漏字錯字有點多(我至少看到三個,沒看到應該會更多), 注譯選擇在每章節結尾而不是出現的當下,書末也沒有附翻譯表跟專有名詞索引,讓人看得有點痛苦,原作有可能比譯作更完善一些。
我覺得以行為經驗學來說,這本書不算深入,但要說是導讀,說得有不夠全面能夠真正了解行為經濟學, 如果沒有要完全看懂背後的經濟學原理,當小故事書看過去還算可以接受。整理來說不推,相關的議題,市面上應該會有更好的書才是。
最後是書名,其實後面那個「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、理財、看世界」根本是亂加的, 真正的書名就是「不當行為:行為經濟學的形成史」而已,至於幹嘛加上思考、理財,我猜純粹為了吸引眼球吧,實際內容一點和理財一點關係也沒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