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 麻醉之後:揭開醫學中最奧妙難解、無人能清醒述說的感官與認知祕密
原書名 Anesthesia The Gift of Oblivion and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
作者 Kate Cole-Adams
譯者 呂奕欣
出版商 臉譜
出版日 2020-08-06
ISBN 9789862358528

這本書是我中秋節跟朋友吃烤肉,結束後經過中山地下街誠品時看到的,不知道為什麼就非常吸引我,過幾天就去我家附近的書店把它買下來。

作者創作本書的緣由,是聽到他的朋友述說親身經歷的麻醉醒覺 (anaesthesia awareness) 的故事, 那位朋友在進行剖腹產的時候在半途中,可能是供應麻醉裝置故障、麻醉的量不夠、體質因素、又或者就是不知道什麼原因, 總之他醒著,並有記憶下體驗了無麻醉手術的疼痛。

作者對這段經歷深深著迷,又或許是作者自身脊椎側彎的關係,需要全身麻醉的脊椎手術,開始研究起麻醉醒覺。
他編歷了麻醉相關的研究文獻,到世界各地參加麻醉研討會,訪談各持不同立場的麻醉醫師、心理醫師、腦神經科學家、麻醉醒覺經歷者, 集合成這本討論麻醉的專書。
本書內容幾乎沒有科學細節,也沒有討論麻醉的機制,大約 10% 是討論麻醉歷史、70% 是麻醉醒覺的研究、訪談, 剩下 20% 是作者類似冥想的回顧,向內探究自身思考的記述文;讀起來沒什麼艱澀的地方。

麻醉(anaesthesia) 在醫學上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分枝,它並不是治療的一部分, 但它可以讓很多醫療得以進行, 包括幾乎所有外科手術和牙科手術*,少掉麻醉全世界每年會少掉幾千萬到幾億台的刀。
在十九世紀麻醉被發明(或發現…看你喜歡)之前,外科手術一直是令人生畏的程序,動到腹腔或胸腔的手術則根本不可能進行, 用繩子固定、口塞、打昏、酒精、甚至是催眠(先把真偽不明的麻沸散放到一邊),多數狀況下病人可能寧可一死也不要進行手術; 事實上,1846 年第一位施行乙醚麻醉無痛手術的牙醫 William Morton , 他的墓誌銘是如此寫的:

Before whom, In all time, Surgery was Agony.
By whom, pain in surgery was averted
Since whom, science has control over pain

在彼之前,手術即是痛苦
由彼之手,免除手術之痛
從彼為始,科學控制疼痛

麻醉開始距今不過 100 多年 , 從開始的乙醚、笑氣及更多更安全的麻醉藥物(例如乙醚有爆炸性,用乙醚安樂死的動物遺體都可能爆炸), 現代麻醉藥一般都會含有三種用途的成分,分進合擊發揮作用:

  • 安眠:讓患者失去意識,而且維持在失去意識,麻醉不是睡覺,在睡覺的時候被刀子捅會自然醒來
  • 鎮痛:切斷痛覺神經向中樞神經發送訊號
  • 肌肉鬆弛劑:停止自律神經控制肌肉,在腹腔、胸腔手術上避免肌肉反射殺死病人

混合麻藥的進步讓麻醉的危險性大幅降低,在肌肉鬆弛劑之前,麻醉藥的劑量必須高到抑制住肌肉反射,很容易讓病人就這樣睡死; 配合肌肉鬆弛劑,醫師可以用更低的麻醉劑量讓病人昏睡,再用肌肉鬆弛劑壓制肌肉反射。

但較低劑量也會帶來問題:病人會不會在麻醉過程中醒過來

早期醫師一般會利用如膝跳反射、睫毛反射等外顯的表徵來判斷麻醉深度, 例如作為參考多年的Guedel’s classification , 但仍有可能病人仍在手術過程中醒過來(會感覺到痛的是極少數),特別是聽覺作為人類最原始的器官之一,很可能在麻醉時仍正常工作, 以致病人聽見手術的過程中醫師的談話,無意識留下印象,在手術後仍對病人造成影響; 又,搭配肌肉鬆弛劑的麻醉醒覺會對病人造成嚴重的心裡創傷,畢竟清醒在一個完全無法移動,如同活埋的狀況顯然不是受歡迎的體驗。

但要深入探討這個問題,幾乎無可避免就會開始討論一些形而上的問題:

  • 連病人自己都不知道,要如何知道病人有沒有醒過來?
  • 麻醉究竟是大腦連意識到都沒意識到,還是意識到了但是不當一回事?
  • 麻醉之下可以有記憶嗎?我們究竟是沒記得、忘記了、還是想不起來?(這句怎麼有點耳熟)
  • 如果我在麻醉中醒過來,醒著體驗完手術的痛苦,但我事後記憶被消除,這件事對我來說重要嗎?
    在 Morton 進行第一次無痛手術一年前,另一位牙醫 Horace Wells 也曾公開展示使用笑氣進行無痛手術,結果病人大聲喊痛導致展示失敗,但病人在事後完全不記得這件事,也不記得疼痛; 現代的一些藥物如安眠藥苯二氮平 、 麻醉藥異丙酚 都有空空遺忘令人失去短期記憶的效果。

麻醉醫師可能會設計實驗,故意在手術間營造緊張狀況,事後對病患催眠看看是否能回溯病人的記憶; 或者對手臂隔離肌肉鬆弛劑,再請麻醉中的病人透過手臂來應答,但這些實驗有的無法重現,或者牽涉到更不穩定的變量, 例如事後的催眠訪談,究竟是病人回答的是真的記住的醒覺經驗,還是在事後的催眠中引導出的內容呢?

話雖如此,在許多科學家努力之下,現代麻醉的危險性已經大幅降低,透過腦電圖監測腦部,更能精確的調控病人的麻醉深度, 防止病人睡死或醒來,從麻醉清醒的時間也比過去更短。
但是,儘管我們可以用腦電圖、核磁共振研究腦部活動的變化,要如何連結到牽涉到主觀的意識始終極為困難, 要回答麻醉的問題,就會牽扯到我們對大腦的理解,以及意識、記憶、潛意識等更根本的問題。

在提倡重視麻醉醒覺的過程中,更多程序被引入麻醉流程中,例如術前麻醉師的訪談,術後復甦時的照護,都能讓麻醉更安全, 甚至足以影響病人身體在手術中的配合程度及預後,例如在手術前用類似催眠的手法告訴身體不要流太多血,結果手術中的出血量還真的變少了。

誠如書中所言,知道太多不一定是好事,麻醉醒覺牽涉意識,愈是害怕愈可能觸發醒覺。
但麻醉之所以令人著迷,正是因為它走在人類最終極的疑惑與未知:生與死、意識與無意識的邊線上, 我想許多問題最終都不會有解答,但了解人類如何理解這些問題、試圖解答的手法與各種可能的結論,都能讓我們讚嘆與反思身體的奧妙與神祕。

其他

  1. 托這本書的福,我現在把麻醉的英文 Anaesthesia 記得超清楚的,感覺考 GRE 的時候應該有記下來,但考過就忘了……。
  2. 順帶一提,我一直很好奇醫科和牙科為什麼是分開的,都沒有醫生主張牙科是醫科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(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