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續我們上一篇的前言
,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整個下線流程概述,
這篇文的目標是讓大家對下線流程有一定的了解,後面的文章才好懂。
本來計劃是前言打完就趕快發這篇,但我想在 11 月下線的晶片回來,確定下線成功符合當初設計再來繼寫後面的文,
這樣底氣才夠講話才能大聲……沒錯一定是這樣,絕對不是我下班之後回家都在耍廢的關係。
首先要了解晶片設計,首推的就是阿嬤都能懂的晶片設計,不但有線上 pdf 文件還錄了 Youtube 影片,
真是貼心,他都講完了我要講什麼。
這篇文我們就再把這個流程概述一次,同時加註一些我個人所知的產業概況,大家就加減看一下, 如果有錯誤的話煩請不吝更正(就我的經驗是沒有人會更正就是了):
大方向來看,我大致把下線的流程分為下列幾個階段:
- HDL
- simulation
- synthesis
- post-synthesis simulation/LEC
- APR
- Post-layout simulation
- DRC/LVS verification
每個階段都是大量的軟體工作,沒錯,以數位電路的複雜度來說,每一個階段都必須要電腦輔助設計,
所謂的硬體工作其實是軟體工作,硬體工程師也是一種軟體工程師。
據說早年 EDA/CAD 還沒開始發展時,最早的 Intel 處理器的 layout 是用手繪的,就跟當年登陸月球的火箭一樣,
想想也很自然,畢竟你根本就沒電腦是要跑什麼 EDA?
但現在時代不同了,沒電腦你什麼東西都做不出來,主要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都掌握在三家廠商:
Synopsys、Cadence、Siemens 手裡,下面各個工序會不斷提到這三家,也是台灣許多硬體廠每年必付軟體稅的對象。
各階段詳述如下:
HDL
首先是從要做的 spec 開始設計 HDL,現在業界流行的就只有兩個 VHDL 和 verilog,兩派各有流行的地區和擁護者,
大致上來說 VHDL 在國防和航太用得比較多,流行地區是歐洲;
verilog 則在產業界上用比較多,流行地區是美國(可能因此還有亞洲)。
身為 implementer 的我們不用想太多,選自己熟悉的就可以了。
Simulation
模擬工具我所知比較知名的有 Synopsys 的 vcs 及 Cadence 的 ncverilog 與 xcelium, 我自己測過 vcs 與 xcelium 都支援 systemverilog,在工具上已經沒有理由不用 systemverilog 了。
值得提到的是在後續的 layout 流程中,Cadence Innovus 為了拉抬自家的軟體, 在功耗模擬上會使用 xcelium 才能夠生成的 toggle counter format TCF 檔案格式,我還沒找到 vcs 能產生此設定的方式, 如果後續選用 Innovus 作為 layout 軟體,可以將這點納入考量。
開源工具上測試過 iverilog 與 verilator 兩款,iverilog 使用簡單,verilator 則是安裝和使用都更麻煩一些,
但兩者的模擬速度就不是同一個檔次的,verilator 在模擬至少比 iverilog 快 10x 到 100x,同時也支援 systemverilog。
此外 iverilog 是模擬 Verilog 的實作,如 Verilog 的 #1 #0.1 等實際時間的 delay 是可以模擬的。
相對的 verilator 是去分析 Verilog 中 register 與 combinational circuit 的邏輯,將它轉換為模擬的 C code,
產生的模擬是以 Verilog 的 clock 為基礎,clock 的賦值會觸發更新的邏輯,但 #1 等實際時間的 delay 就無法模擬了。
Synthesis
synthesis 這步會把我們寫的 HDL 合成為實際電路使用的各式邏輯閘,在使用 FPGA 驗證我們的設計時,所做的步驟也是 synthesis。
先來說 FPGA,目前市場上就 Xilinx 和 Altera 兩家市佔最高,Xilinx 吃肉、Altera 喝湯,剩下的舔碗療飢,
分別被 AMD 和 Intel 收購。
使用 FPGA 必要的就是各製造商獨門的軟體,Xilinx 是 Vivado,Altera 是 Quartus,
這類的合成是將 HDL 轉為 FPGA 中提供的 look up table (LUTs) 與 flip-flip (FF),還有如 BRAM, DSP 等元件。
在製作晶片的時候使用的合成則是將 HDL 轉為晶圓廠提供的邏輯閘,我下線時使用的是 Synopsys 的 Design Compiler, 這是 Synopsys 的起家厝,應該也是目前市佔最高的 synthesis tool;Cadence 則有 Genus Synthesis tool 打對台。
post-synthesis simulation/LEC
轉為邏輯閘後,可以選擇要不要過 post-synthesis simulation 及 logic equivalence check (LEC) ,
目前我這步沒做 LEC,只靠 verilog 的 testing。
由於已經轉為邏輯閘了,這步的模擬除了 synthesis 產出的 verilog 之外,還要配上 synthesis 產出的
standard delay format (.sdf) 檔,兩者一起模擬才會得到正確結果。
APR
完成 synthesis 後就可以準備 layout 了,APR 指的就是 Auto Place and Route,主要工作包括:
- 安放晶片的 pad,如果電源、接地、信號線等的 IO pad。
- 把電源與接地從晶片的 pad 連接到晶片核心 core。
- 把邏輯閘放到實際的位置。
- 依照合成結果連接邏輯閘的信號線。
- 合成 Clock Tree,讓每個邏輯閘如模擬般可以接近同時收到 clock。
這些工作現下都有專用的 EDA 軟體來完成,我下線時使用的是 Cadence 的 Innovus;Synopsys 則有 ICC2。
Chip verification
layout 後,整個電路的物理架構也就完成了,為了確保製作晶片的巨大成本不會打水漂,還會有很多工作可以做,包括但不限於:
Design Rule Check DRC:
檢查 layout 是否符合晶圓廠定義的 design rule,例如線寬是否太細?太粗?兩條線是不是太近?
隨著製程的進步,Design Rule 也愈變愈麻煩,就我個人所知,從基本製程到先進製程,規則數量可能從幾百上升到數千,
各種亂七八糟混來混去的規則,檢查的時間也大幅的拉長。如果你覺得你的電腦很快,
那就試著跑跑看 DRC,你就會想換最新的旗艦 CPU 了。
如果 APR 做得好的話,其實 DRC 不太會有大問題,個人是遇過出現幾個個位數的線繞不出來,最後要用手修 layout 解的,
但通常這不會發生,畢竟數位 IC 都是幾萬個電晶體,真亂畫幾千個 error 怎麼可能手動解?
Layout Versus Schematic LVS:
比對 Layout 與邏輯閘的 schematic,兩者是否符合,背後的問題簡單說起來就是: 從 schematic 建出一張圖,與 layout 與的另一張圖,兩者是否為同構 isomorphism。
和上面的 DRC 一樣,就數位 IC 的角度來說,APR 工具已經幫你畫好 layout 了,
跟我做類比電路的時候辛辛苦苦畫 LVS 比起來,數位的 LVS 都是秒過的程度,不用擔心。
那能不能跳過這個檢查呢?
還是不行,就算 APR 畫完,還是可能做一些細微的修改,例如把一件元件的文字拉進晶片內部,
畫一些標記等等,如果一不小心把線接在一起,就有賴 LVS 來檢查了。
以上 DRC 與 LVS,就個人所知領導品牌是 Siemens 的 Calibre,signoff 都是用 Calibre 做最終檢查; 其他如 Synopsys, Cadence 雖然都有在推自己的 DRC, LVS 工具,但都無法取代 Calibre 成為最後一步。
Parasite EXtraction PEX 與 Gate-level simulation
PEX 是在完成 layout 之後,使用工具抓出元件與接線中間的寄生電阻與電容,生成含寄生元件的 spice 檔。
這個 spice 檔以使用模擬器進行 Gate-level simulation,一般來說這步非常的花時間,
本來以小時計的模擬可能變成以天計,我個人到目前為止是還沒執行過 Gate-level simulation,這部分就跳過。
Timing analysis:
layout 完之後,所有走線的延遲都確定了,再次產生 sdf 檔確認晶片的時序都有達到要求。
這塊業界的標竿應該是 Synopsys 的 PrimeTime,我因為 layout 使用的 Cadence INNOVUS 已整合 Cadence 的 Tempus,
最後晶片也有量到,就不用 PrimeTime 了。
套用一下水星的魔女的話就是:
晶片不只靠製程的性能,不是只靠 EDA 與設計者的技巧,但是,結果本身就是唯一的真相!
Power Simulation:
同樣在走線都擺好之後,也能依照模擬時的資訊,計算出晶片整體的功耗,並搭配 layout 的走線寬度等等,
確認電源從 pad 一路下到電晶體,壓降都不會高到無法承受。
這步我同樣是使用 INNOVUS 整合的功耗分析,搭配模擬產生的 vcd 或 tcf 檔進行功耗分析;
競爭工具有 Synopsys 的 PrimePower ,但我沒用過無從評論。
PDK
上述所有下線的步驟,都有賴委託下線的半導體製造商 foundry 提供的 Process Design Kit (PDK) 來完成, PDK 會提供各步驟軟體所需要的資訊,包括諸如:
- 標準元件庫提供的邏輯閘列表,供合成使用
- 電晶體的電氣特性、SPICE 模型
- 各邏輯閘含延遲的 Verilog 檔,供 post-synthesis 模擬使用
這在晶圓廠內都有專門的團隊在維護,定期下線量測它的性質;供 APR 使用的資訊諸如:
- 各元件的 GDSII layout,由 APR 將元件直接擺放在 layout 中
- 各金屬層的定義與電氣特性,線寬資訊
- Layout 中各層的定義,金屬、文字、Dummy 層等
Post-Layout 的部分則有:
- DRC/LVS/PEX 規則,DRC 除了給軟體開的設定,也有文件詳細解釋每一條規則的意義,通常還會有圖片解說
設計者(也就是我們)會把這套製程的文件送入各 EDA 軟體中,進行設計,可以說 PDK 沒到手線就不用下了, 連晶片都做不出來。
結語
說真的現在能完全掌握整顆晶片生產所有細節幾乎是不可能的,外面的公司可能一步就有一個部門在執行,
甚至是外包給其他的代工企業,想想就覺得市面上的數位電路能跑起來根本是奇蹟。
而我們現下的文明生活,正是這些奇蹟的加總,感謝每一位曾經在暗夜埋頭苦幹的 IC 設計人員,
也感謝每一位在晶圓廠上班的輪班星人。
下一篇,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小塊人類文明集大成的晶片的物理架構吧。